关灯
护眼
字体:

4.4 互联网对博士生学习环境的负面影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4.4.1互联网上学习资源可能导致博士生学习肤浅

    互联网上的资源以指数级迅速发展,导致互联网上有海量的学习资源,这在为博士生开展科研活动奠定基础的同时,也容易导致博士生认知负荷过重和学习浅薄的趋向。www.Pinwenba.com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人的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负荷的总量应该限制在记忆容量的范围之内,否则学习就会受到阻碍,甚至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安德鲁·吉恩(Andrew Gin)在《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一书中指出,Web 2.0革命真正带来的是:生活中肤浅的观察而非深刻分析,无聊至极的观点而非深思熟虑的判断。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很多,如果博士生不能很好地识别和判断信息,得到信息就感到欣慰兴奋,忽略了个人对学术信息的甄别、学习和储存,就会背离博士生的学习目的而流于肤浅。调查显示,博士生对于“我很难判断互联网上学术信息的可靠性”这一选项,有超过1/3的博士生表示“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这说明他们自己可以判断互联网上学术信息的可靠性。但是也有超过40%的博士生同意这一判断,说明对这一部分博士生来说,互联网上信息的可靠性还有一定的问题,如果博士生盲目信服于搜寻到的信息,则容易造成学术信息的肤浅或者流于表面而不能深入批判性的接受现有的学术信息。

    访谈过程中,有博士生也表达了对此的担忧:

    D201认为互联网在提供资源海量化的同时,对博士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互联网上提供的资源多本来是好事情,但是任何事物都是过犹不及,资源的泛滥既不能把它当作洪水猛兽,也不能是来者不拒的“拿来主义”,而是要客观冷静地对待这些资源,对每篇文献和信息都抱着“扬弃”的态度,取其长,去其短,逐渐养成科研习惯,提高对文献和信息的筛选能力。

    D207是凝聚态物理专业的一名优秀博士生,截至目前,她已经在SCI期刊发表文章21篇,其中第一作者占12篇,取得了第一个精确测量纳米振子频率的方法、第一个纳米光机械质谱仪等多个科研第一。她对于学术问题的研究具有独到的见解,而不是盲从于互联网上的任何资料或任何人: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就互联网总体而言,如果使用得当,利大于弊。碰到学术问题,我首先需要自己独立思考,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然后带着疑问在网上进行搜索相关资料或者讨教导师。看到一项科研成果,不是崇拜而是首先要存疑,寻找这个成果存在的问题或破绽,之后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文献,力争把自己的疑问解决掉,养成习惯、学会思考,就容易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深入开展科研活动。

    4.4.2互联网平台可能会引发博士生道德问题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开放的平台,资源多相对而言诱惑也多,在虚幻的空间中人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博士生也较为容易地在这个平台上迷失自己。正如马丁·特罗(Martin Trow)所说,信息通信技术对高等教育产生影响的重要意义在于学生的特征,尤其是学生的动机,即学生对待学习的实际态度如何。如果学生比较认真,他们可以利用网络丰富听课内容和阅读,培养他们的远见以及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但是,如果学生只是处于被动状态,那么他们不大可能利用网络资源来加深和扩大他们的知识,而是寻找全世界的资源来把他们的文字作业粉饰得看上去更加高级和专业,并且常常有意无意地跨越剽窃的界限。

    访谈中博士生对学术失范现象也是深恶痛绝,但是都认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比如D209是从事基础物理研究的博士生,他认为: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引发学术道德等问题。但这类问题的出现,主要还是取决于博士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和价值取向。现在互联网上信息高度公开,抄袭现象非常容易被披露出来,反而有助于学术环境的净化。

    D117、D215则在访谈中分别流露了对互联网引发抄袭的忧虑和担心。在调查问卷中,有博士生提出“有了互联网,学术不端更加严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