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节 反向转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绪的人产生喜乐情志,使其心中欢快,重振精神,从而消除悲痛抑郁之情。

    清朝有一官员,年老失宠,心情抑郁,不思饮食。后来前往叶医师处求医,叶医师望闻问切之后,在处方上写下“月经失调”四字。患者觉得可笑:堂堂名医竟如此糊涂,他一个男人,如何“月经不调”。后一想到这个诊断处方,就忍不住大笑一阵。其后心情逐渐开朗,饮食睡眠好转。一天他特意去见叶医生,想指出叶医生的疏忽。叶医生高兴地对患者说:“你的病已经基本上好了。你实际上已经服了我的药,只是你不知罢了。”

    以悲胜怒疗法

    以“悲则气消”的机理,使盛怒者产生悲哀情绪、侧隐之心以收摄其因怒而逆乱之气,使气机降达于平衡,神明归于清灵,以利于身心康复。

    下面一则历史故事取自明代冯梦龙的《智囊》,很好地体现了“引发悲怜之情可以制怒”的原理:汉武帝的乳母在宫外犯了法,武帝盛怒之下想处置她,乳母求救于东方朔。东方朔说:“此非唇舌之争。若你想获得解救,需在将要抓你走之时,不断地回头深情注视武帝。但千万不可说什么。如此或许有一线希望。”乳母到了武帝面前,东方朔也在旁边侍坐,于是东方朔就对乳母说:“你太痴了,皇帝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哪里还会靠你的乳汁养活呢?”武帝听了,面露凄然之色,当即赦免了乳母的罪过。

    以怒胜思疗法

    运用“怒则气上”的原理,以侮辱欺罔的言行等设法激怒因思虑过度而气结、忧愁不解而意志消沉、惊恐太过而胆虚气怯等属于阴性的情志病变,促进阴阳气血的平衡,恢复心脾神气的功能。据记载,名医华佗曾写信怒骂一位思虑过度而病的郡守,使其大怒呕出“恶血”而愈,便是“以怒胜思”疗法的实例。

    以思胜恐疗法

    采用“思则气结”的原理,以各种手段引导病人对有关事物进行思考,用以治疗恐惧或惊骇伤肾导致精气内却,形神不安的病证,从而达到收敛涣散之神气,调控情志平衡,促进心身康复的目的。这实际与西方的认知疗法有类似之处。

    以恐胜喜疗法

    运用“恐则气下”“恐胜喜”的功能,以适当的手段,使病人产生恐惧心理,收敛耗散的心神,镇摄浮越的阳气,以助于恢复心神功能。用来治疗因过喜而致神气涣散,神明失其自主,恒笑不休的病症。《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他平时惧怕的老丈人胡屠户凶神恶煞地打了他一巴掌,范进受到恐吓而恢复清醒。这就是“恐胜喜”的生动运用。

    当然,虽然以情胜情疗法,是行之有效的、有着广泛普适性的情绪转移法。但真正实践这一疗法,不应生搬应套,千篇一律。否则单纯拘泥于五行相生相克而滥用以情胜情疗法,有可能增加新的不良刺激。在实践时,需要掌握其精神实质,把握情志对于气机运行影响的特点,遵循整体原则,采用相应的方法,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其身心保健的功能。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