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节 证实偏好——决定中的证明自身能力误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968年,在进行了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准备之后,心理学家进行了这样一个貌似和智商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经典实验。

    研究人员找来一些中学生,并装模作样地对他们进行了智商测试。测试结束之后,研究人员偷偷地向学生的老师们提供了一张“高智商学生名册”,同时心理学家要求老师们一定不要将这一名册的内容泄露给任意一名学生。在老师的询问下,心理学家“无奈地”表示,他们进行这一实验的目的在于验证高智商的学生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内一定能够取得成绩上的突飞猛进。

    但事实却是,这些所谓的高智商的学生只不过是由心理学家所随机抽取出来的,和同龄人相比,他们在智商方面并不见得有什么优势。况且我们也能够从前面的内容中清楚地知道,智商并不对人的未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尽管智商高的人可能会在短期内在成绩上体现出一些优势。那么心理学家如此大费周章究竟是想证明一个怎样的事实呢?其实,这些老师们才是心理学家真正想要研究的对象。

    一年之后,心理学家回到这所学校并对这部分所谓高智商的学生进行了学习成绩上的考察,他们发现,这部分学生确实在成绩上有所突破,当然这种突破的大小因人而异。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变化?

    在向这些学生询问了他们成绩提高的原因时,研究人员发现,尽管学生们之间会有不同的理由来解释自己成绩的提高,但当被问及“老师对你怎么样”这样的问题时,他们大都表达了“老师更重视我、关心我”或有着与之相似含义的话语。

    学生们并不知道,这些老师确实在没有收取任何好处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了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可是老师们又何必为这一小部分学生而额外地劳心费神呢?

    心理学家认为,在自己向老师们说明了高智商和成绩的“必然联系”之后,这些老师便开始对他们另眼相看,给与了一些额外的关照。对老师们而言,如果原本高智商的学生在成绩上没有取得突破,那么这种“没有取得突破”就应该是自己教学能力不足所导致。这种额外的关照只不过是老师们为了证明自身教学能力的所作所为罢了,并不能认为是老师们更加敬业、负责。

    此后,无数心理学家又对这种“证明自身能力”的现象进行了研究。经过对这一问题的超过四十年的研究,心理学家已经有了足够的数据来支撑自己“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有一种向他人证明自己能力的要求”的结论。而这个结论也就是我们现今心理学中所说的“证实偏好”。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我们扪心自问之后就对此再清楚不过了。我们大都不希望自己的能力受到别人的质疑,不希望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无能为力”的评价。那么,在我们做一个决定时,“证实偏好”又会对我们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心理学家认为,有这样两方面影响广泛存在着。

    一方面,“证实偏好”易使人们做出一些无法或难以实施和执行的决定。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人,他们为了证明自身的能力而时常会做出一些惊人的决定,尽管这种决定往往更能得到关注,可在实施和执行时就不那么让人“兴奋”了——在对这种决定实施和执行之初,他们便很可能已经开始了“自讨苦吃”的自责。

    另一方面,“证实偏好”导致一些人无法对已经做出的决定于实施和执行中进行灵活的调整、变通。这些人严格按照一种模式实施和执行决定,他们认为哪怕一点微小的调整、变通都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否定。可事实上,结果大于一切,这个粗浅的道理你我都懂。

    既然如此,或许你我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向自己进行证明比向别人证明更有意义。当我们做出一个决定并实施、执行时,既然“证实偏好”的影响无法轻易抹去,那么积极地调整证明的对象——向自己证明就是做决定时的最恰当选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