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黑土地上端龙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黑土大地,沃野千里,莽莽大平原上坐落着一个普通的村庄,叫端龙岗。

    相传在很早年间的一个端午节,一条修炼三千年的金鲤从东北方的黑渊潭一跃而起,架云南飞。只要跃过白龙江南岸的龙门山,便可以幻化为龙,入主南海。在云腾雾滚中,金鲤渐渐地在天空中生出了龙鳞、龙爪、龙身、龙头,冉然一条冲天真龙。正在金鲤得意之时,天空中突然黑云密布,从白龙江北的八里城内猛然升起一道黑雾屏障,拦住了金鲤的去路,洋洋自得的金鲤猝不及防,掉在了距八里城几里外的平川上,愤而化作一条昂首奔向白龙江的土岗。后人就称这条岗为端龙岗,其岗下的村庄也因而得名。

    端龙岗前后左右都是一马平川的黑土地,物产丰富,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风水宝地。村子在龙身南面依岗而建,错落纷杂地居住着百十户村民。村东头住的是全村最大的富户——云家。

    云家大院南北长八十余丈,东西宽三十余丈。是这一带规模最大、最气派的建筑,显示出主人的富有和霸气。云家大院最南端是场院,长三十丈,宽二十余丈。场院的东面是一溜的粮仓,北面靠东侧的是五间平房,由这个家族的老三全家居住。其余靠北的是一排猪圈、鸡窝、鸭舍。东西各开有一个宽敞的大门,供人、畜出入。场院南面是一溜的草垛、柴垛,是整个大院人口生火做饭的柴禾和牛、马冬季的草料。场院中央的空地平整宽阔,是秋季收割后贮存农作物和打场、扬场的地方。一年中收割的农作物都要在这里脱粒、晒干。在场院和大院间有四丈宽的间隔,供大院内人员和车辆出入。间隔的东面被堵死,修建成一个露天牛圈。牛圈前北侧是一口水井,并设置了一溜牛、马饮水槽。西侧是敞开的出入大道。大院墙高一丈二,墙厚三尺,由黄土夯砸而成,外抹一层碱土泥,是北方特有的院墙。墙的四角是高起的碉楼,规模不大,仅容三、四个人站立瞭望,是北方大户典型的防御设施。院内有正房两进,前院东侧自北向南依次是草料房和更夫居住房、马圈、役牛圈、茅房。西侧是碾房、粉房、豆腐房、工房。前院正房东侧是长工居室,中间是伙房,西侧是仓库。院中停放着四辆胶**车和两辆钢轴车,靠南墙处还摆放着各式农具。在东西两侧各开有一通往后院的月亮门,平时只有东侧门开启,西侧门很少开启。后院正房与前院清一色土坯房不同,是九间青砖红瓦房,显得庄重气派。后院两侧各有四个粮仓,是主人长久贮存粮食的场所。院中有一丈宽的过道,两侧是主人种植的各类时令蔬菜、瓜果的园子。房屋的后面距院墙之间,是主人精心种植的海棠、秋果、红铃当、樱桃、李子、杏等北方果树。

    主宰这个大院的主人叫云富贵,人称云二爷,是一个五十多岁快奔六十的北方汉子。他和他的现任妻子云二娘及七岁的女儿占居着九间砖瓦房的西四间。他的原配妻子贺氏四十多岁时就撒手人寰,育有两子一女。大儿子云梦泽在张大帅军中当副官,早年曾留学日本。二儿子云梦雨听在南方学做实业。16岁的大女儿云梦露早已出落得楚楚动人,待嫁闺中。砖瓦房的东三间分别由老太太、云梦露和大娘居住。东边第四间是厨房和云家就餐的地方,正中间是云家议事、会客、办公的场所,当然由云二爷占据。云家大爷死的早,所生大儿子领着媳妇、孩子在哈尔滨做买卖。女儿早已经出嫁,就剩下大娘一个人还留在云家大院帮助照顾老太太。场院五间平房,是云家老三在居住。云老三在年轻的时候就有病,痨病,一到冬天就咳嗽不止,不能下地干重活。但这个老三生殖能力却特别强,现已有五个儿女,两男三女,大女儿,二女儿已经出嫁,现与两儿一女在一起居住,不过年近五十的三娘又怀上了孩子,秋天后就要生产。

    据云家是从云贵一带迁居于此,到现在已经有八代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天南地北跑到这里,后人也不清楚了。不过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黑黝黝的土地一攥都流油,特别养人,只要肯干,吃穿不愁。不过,云家这二百多响地的家业,不可能是光凭吃苦挣来的。俗话,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云家究竟得到了什么外财?人们不得而知,只知道从云二爷的爷爷时起,云家就已经暴富了,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

    云家这二百多响地除了边远土地出租外,大多靠雇佣长工种植。眼下正是春播的大忙季节,天还没亮,云二爷就早早穿戴整齐,招呼着长工们起来上工。

    当三十几个长工依然睡眼惺松地集聚在院子里的时候,云二爷一只手端着一茶壶,呷了一口,另一只手做了个有力的手势:“你们今天要把昨天剩下的地块干完了,早晨我去给你们送饭去,黑天晚收工,都要干完。大伙计,你领两付耲耙到南大排地去耲谷子,籽要密一,今年的谷种出芽率不好。二打头的,你带两付梨杖去十八响地起苞米垅。傻久子,你还是领人去扬粪。记住要扬均匀,别整的这一嘎瘩,那一块的。”

    云二爷一边呷着茶,一边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活计,俨然一付稳操胜券的将军派头。

    “海子,你一会去把四喜子叫起来,让他去大伙计那压磙子,压两遍。你去北转山子压磙子,也压两遍。”

    被称作‘海子’的少年,今年刚过十五岁,但已出落得刚阳挺拔,眉宇间透出北方汉子那种凝重的英气,禁闭的嘴唇上也长出了淡淡的胡须。海子真名叫于跃海、字成龙,父亲已经病世。眼下于跃海与母亲、十三岁的妹妹、十岁的弟弟一起生活。

    于跃海的父亲是个教书先生,早年从山东逃荒到东北,落脚在端龙岗。父亲活着时,在云二爷的帮助下开了一个学堂。学堂就靠近云家大院西边,父亲死后,学堂就荒废了,眼下是云二爷的一个远方亲戚在那边看守。于跃海从五岁起就跟着父亲在学堂学习,一直到十四岁父亲去世。云家大院的少爷、姐大多都在父亲开的学堂上过学,很多都曾与于跃海是同窗学子。

    俗话‘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于跃海的父亲虽然识文断字,但教书是挣不来几个钱的,家里依然很穷,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也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好在于跃海的母亲还很会勤俭持家,拖着一双脚侍侯家里的五亩薄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