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5.4 互联网对博士生学习共同体影响的潜在风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虽然互联网在和导师的交流互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导师和博士生之间的面对面的交往还是需要以感情作为铺垫的,而不是纯粹的工作和学术交流。她非常认真地说道:

    每天到实验室和导师碰头,得到面对面的指导。每周有一次组会,每人汇报自己的学习进展。这种氛围非常好,积极向上。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必须要激励别人,导师的关心通过网络就很难达到这个效果。D106、D112也非常认同这一点,在电子邮件访谈中提出:和导师联系呈现出多样性:面对面、电子邮件、电话等多种方式。互联网只能取代一部分,而不应该是全部。面对面的交流比较直接,反应也比较快,有感情的因素在里面,能直接感受到导师的关心。传统的、有一定氛围的学术讨论有必要。我感觉,无论是自然科学也好,还是社会科学也好,都需要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既钻研学术信息,又能够把研究的想法、方法、进展、疑问等讲出来进行交流,互相促进、互相启发。因此导师组织面对面的学术讨论在博士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D117也在电子邮件中答复说:(和导师的交流形式)相对来说还是有些改变,通过Email等方式使沟通更为畅通,但是传统的学术讨论依然有存在的必要,群体性活动的学术氛围比点对点的网络交流更加浓厚,对于思想火花的迸发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调查显示,超过2/3的博士生不认同“互联网可以取代导师对博士生面对面的指导”,但是也有超过20%的博士生支持了这一看法。说明了虽然互联网可以在导师指导博士生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不可替代,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依然发挥着主体的作用。

    5.4.3边界突破要注意避免博士生浮躁的情绪所谓“边界突破”是指博士生在进行学术研究过程中,突破了传统的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学习的界限,边界的突破容易造成博士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浮躁心理。在和外部交流的过程中,博士生容易被外界的荣誉(比如发表的论文数量等)所诱惑,同时又受到博士论文发表的压力,急功近利,产生浮躁兴趣,不能静下心来从事科研工作,转而寻找论文比较容易发表、短期内容易产生科研成果的方向,不能深入探究学术问题。还有的博士生由于受到信息的诱惑,在学位论文选题上摇摆不定,不断地更换选题方向,浮躁心理明显。调查显示,博士生对“互联网容易引发浮躁的情绪”给予高度的认同,占总比例的85%,不认同的不到一成。这一数据说明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技术起到“双刃剑”的作用非常明显和突出。

    访谈中D303在肯定互联网诸多好处的同时,也认为:

    网上的文献信息非常多,多如牛毛,两面性显露无遗,肯定会导致博士生选题摇摆不定。我当时就碰到了这个问题,第一选题感觉在创新性上非常好,但是在网上查找资料过程中碰到了挫折,国内外专家很少在这方面有涉及。继续在网上搜寻,又发现了另外一个选题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研究,于是就动摇了,反复几次之后,在导师指导下才确定了选题,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所以博士生选题导师必须把关。

    D301现在作为导师,在指导博士生的过程,也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他认为:

    (选题摇摆)是肯定存在的,信息量太多了。博士生感到这个东西好做一点,那儿东西简单一点,自己很难拿定主意。我只给博士生提供一个大的方向,具体由博士生自己把握。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主要给他们提供文献,叫博士生自己先去阅读,做一些东西,给我反馈,之后再和我讨论从而确定选题方向。他在指导博士生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担忧:

    (互联网)导致博士生的学习不深入,停留在表层,导致掌握的知识不系统。同时由于信息海量,导致博士生容易浮躁,静不下心来从事科研活动,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太多。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