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昙桦林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杨柳的脸不觉地红了下,该死,今天两次不知不觉地陷进了情绪。

    唉啊!我说你们俩人别这么酸里酸气的先生、小姐了,叫名字吧。”陆念心在旁边搞怪的叫嚣。

    “好,听小妹的,我以后叫你杨柳可以吗?”陆念民盯着杨柳看,眸色里暖意融融。

    杨柳淡定地笑了下说:“随便,不过是个称呼。”

    说话间,杨柳带着他们从中医学院穿出,来到了昙桦林正街,灰砖铺地,路面宽阔,一看就是翻了新的。杨柳拍拍手说:“好了,从这里开始就是正式的昙桦林一条街了,不过前半部份被翻的面目全非了,一件失败的文化工程,少了很多历史的痕迹。”

    “““昙华林”三字,昔指此地多有小型庭院,并善植昙华,因古时花、华2字相通,故名。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于此、苦心研读备考的地方,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营盘。1861年w城开埠后,昙华林一带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后又意大利、英国、美国和瑞士的传教士在此传教、办学、施医。受西方文化及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学科在此建立;一批民主战士在此组成了湖北最早的反清反封建的革命团体。吴禄贞领导的“花园山聚会”,刘静庵领导的“日知会”,熊十力领导的“黄冈军学会”,梁耀汉领导的“群学社”相继在这里诞生。这些团体催生了一大批辛亥武昌起义的仁人志士。”

    “昙华林是一个老街区,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和螃蟹岬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1946年,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游家巷与戈甲营出口以东的昙华林合并,统称为昙华林,并沿袭至今。包括戈甲营、马道门、太平试馆、三义村以及花园山和螃蟹岬两山在内的狭长地带,全长1.2公里。我们从这里一直走下去,一条直街。”

    三人边看边走,灰砖走完,残破水泥路旁小店也多了起来。媚绣苑和红秀坊里又在放着凄凄惨惨的古筝曲《梁祝》,绣娘们入住昙华林后的一年里几乎就没换过曲调。隔壁的根雕师父在硕大的树根面上铺了红纸,挽袖挥墨。陆念心小朋友沉重的心瞬间又活泼起来,兴奋不已地在小店里穿梭不停,杨柳望了望陆念民,陆念民耸耸肩,微笑着表示无可奈何。等她看够了,杨柳拖着说:“带你看个好地方,这个小店非常有名。”

    门前一口大缸,里面的铜钱草生气勃勃。仿古墙砖刷成白色,红色的防盗门喷上蓝漆和大朵大朵的白色昙花。室内整面墙壁绘着极具个人风格的w城地标性建筑,通往二楼的木梯上的每一级台阶都是w城的一条老街名,角落里放着一只上世纪中叶长生堂的老理发椅。用来分割空间的几扇老木门是邻居拆下不要的,沿墙的大排书柜上放着关于这个城市历史的书籍。

    陆念心看着手绘的墙上一朵朵的昙花,惊喜得说不出话。楼上小窗户几只小白猫慵懒地窝在她们的小窝里,望着她们,淡定不动。每次的客人不少,它们也都见怪不怪了。“店主养的,可爱吧。”杨柳摸摸它们,“嗨,好久不见。”

    “太可爱了,店主好有爱心。”陆小朋友也忍不住摸了摸它们。

    二楼的几个小间,小小的沙发,倚墙而立的旧家具上摆着很多的旧物件,各种相关的历史书,三三二二的小年青看着书,喝着咖啡,闲适淡定。

    陆念民走了上来,找个地方坐下来说,“先坐坐吧,这里不错,我点了咖啡,歇一会儿。”难得到这样的地方,比起经常去的那些高档精致的会所,这里真是可心舒适多了,这平常日子,还真是不错。

    陆念心小朋友坐不住,惊喜的目光溜过不停,一双手放下这个,又拿起那个。

    等到终于看够了,倚着陆念民坐下来说:“哥,看我来这里不错吧。”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